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角膜塑形镜(OK镜),除了看中其“夜间佩戴,白天清晰”的便利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听说它能“控制近视增长”。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效果又如何?
一、不只是“摘镜神器”,更是“近视管理工具”
大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观察研究)表明,规范验配和使用的角膜塑形镜,在矫正近视的同时,确实能有效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进展速度(眼轴增长)。 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框架眼镜和普通日戴软性隐形眼镜的一个显著优势。
二、关键机制:形成“近视离焦”信号
传统框架眼镜矫正近视时,虽然让中央视网膜成像清晰了,但光线通过镜片边缘时,在视网膜周边却可能形成一种“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的状态(称为“远视性离焦”)。一些研究认为,这种周边视网膜的“远视性离焦”信号,可能会刺激眼球继续向后生长(即眼轴变长),从而加剧近视发展。
OK镜的独特设计(中央压平、周边形成一定陡峭的“治疗区”)在矫正中央视力的同时,能巧妙地在视网膜周边区域形成一种“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的状态(称为“近视性离焦”或“周边离焦”)。研究认为,这种“周边近视性离焦”信号,可能向眼球传递了“生长速度慢一点”的指令,有助于延缓眼轴的过度增长,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加深的效果。
三、效果如何?科学数据怎么说?
整体效果: 综合多项研究,与佩戴普通单焦点框架眼镜相比,规范使用OK镜的儿童青少年,其近视进展(度数增加)和眼轴增长的速度平均可减缓约 40%-60%。这意味着,对于近视每年增长较快的孩子(如每年增长75-100度甚至更多),使用OK镜后,年增长幅度可能降低到30-50度甚至更少。
个体差异: 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并非人人相同。初始近视度数、年龄、遗传因素、用眼习惯、户外活动时间、以及OK镜佩戴的规律性和适配状态等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控制效果。
并非“**”或“停止”: OK镜是控制近视发展速度,而不是阻止或逆转近视。绝大多数使用OK镜的孩子近视度数仍然会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明显变慢了。
长期效果: 研究表明,这种控制效果在佩戴期间是持续存在的。越早开始使用(尤其在近视发展较快的年龄段,如8-14岁),对累积近视度数的控制可能越有益。
四、重要前提:规范验配与使用
必须再次强调,这种近视控制效果是建立在严格的专业验配、个性化的镜片设计、精心的日常护理、以及规律佩戴和定期复诊的基础之上的。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效果,甚至增加风险。
洛阳新里程眼科温馨提醒:
角膜塑形镜(OK镜)通过其特殊的光学设计,在矫正中央视力的同时,在视网膜周边形成有益的“近视性离焦”信号,被证实能有效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和眼轴的增长速度(平均减缓40%-60%)。它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近视管理工具之一。然而,它并非“神镜”,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需要规范验配和坚持使用,并且不能完全阻止近视的发展。家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
上一篇:角膜塑形镜:**吗?适合我吗?——关键须知与验配要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