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不仅是视力问题,其眼轴变长还可能带来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风险。因此,对于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矫正,需要更加谨慎和全面的评估。
手术方式的选择
高度近视患者选择手术时,需综合考虑度数、角膜厚度、眼轴长度、眼底健康状况等因素:
激光类手术(如半飞秒):适用于度数相对较低(如1000度以下)、角膜厚度充足的高度近视患者。
ICL晶体植入术:非常适合度数高(超过1000度)、角膜薄而无法进行激光手术的患者,是其理想选择。
后巩膜加固术:这并非矫正屈光度的手术,而是针对进展性病理性高度近视的“治本”手段之一。通过加固眼球后壁的巩膜,来延缓眼轴增长,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主要适用于青少年进展性高度近视或已有后极部病变的患者。
高度重视术前检查
全面的术前检查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基石,尤其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至关重要。检查通常包括:
角膜形态与厚度检查:如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排除圆锥角膜,评估角膜能否承受激光切削。
眼底详细检查:散瞳后检查眼底,特别是周边视网膜区域,排查是否有视网膜裂孔、变性区等潜在风险。若发现视网膜裂孔,需先进行激光封闭后再考虑屈光手术。
眼压与前房深度测量:对于考虑ICL手术者,前房深度(需≥2.8mm)是重要指标。
眼轴长度测量:监控近视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理解风险与理性选择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高度近视患者本身眼底较为脆弱,发生视网膜并发症的几率就比普通人高。手术(主要指激光和ICL)的目的是摘掉眼镜,并不能改变眼轴变长带来的眼底基础条件。因此,术后仍需定期(建议每年一次)进行眼底检查,避免剧烈撞击和震荡性运动(如蹦极、跳水),警惕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经验丰富的医生,并进行充分详细的术前沟通,是做出理性选择的关键。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近视手术的相关知识。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科普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疗建议。如果您有相关需求,请务必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
下一篇:要不要做近视手术,看完这篇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