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红、痒,很多人***反应就是翻出眼药水滴几滴。眼药水虽是常用药,但种类繁多、成分各异,用错不仅无效,还可能伤眼。记住**用药三原则:
原则一:先找病因,再选药水
症状 ≠ 病因: 眼红可能是干眼、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甚至虹膜炎等引起。眼痒常见于过敏,但也可能是感染或其他问题。盲目使用眼药水,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甚至加重问题。
例子:
滥用含激素的眼药水(如“松”字辈):短期内消炎止痒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青光眼、白内障、角膜变薄甚至感染扩散。
滥用含抗生素的眼药水:对病毒性结膜炎或过敏性结膜炎无效,反而可能破坏眼表正常菌群,产生耐药性。
网红“去红血丝”眼药水:大多含血管收缩剂(如萘甲唑啉),暂时收缩血管让眼白变清,但效果过后血管会反弹性扩张更红,长期使用产生依赖,损伤眼表。
原则二:看清成分,警惕“隐形杀手”
防腐剂: 绝大多数多剂量装眼药水含防腐剂(如苯扎氯铵)。短期使用**,但长期、频繁使用(如干眼患者每天多次滴),防腐剂会累积毒性,损伤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加重干眼或引起药物毒性角结膜炎。
对策: 需长期频繁用药者(如严重干眼、青光眼患者),优先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剂型(如独立小支包装、特殊瓶装设计)。
其他成分: 了解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如人工泪液、抗组胺、非甾体抗炎药、特定抗青光眼药等),避免混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水。
原则三:规范操作,细节保**
核对信息: 滴前核对药名、有效期、患者姓名(尤其多人共用时)。
清洁双手: 避免污染瓶口和眼睛。
正确滴法:
头稍后仰或平躺,食指轻拉下眼皮,露出下眼睑和眼球之间的结膜囊。
瓶口悬空! 距离眼睛1-2厘米,避免接触睫毛或眼皮,防止污染。
滴入结膜囊1滴即可(结膜囊容量有限,多滴会溢出浪费)。
滴后轻闭眼1-2分钟,用手指轻压内眼角(鼻泪管处)约1分钟。这能减慢药水流入鼻腔的速度,增加眼内停留时间,减少全身吸收(尤其对含β受体阻滞剂的青光眼药水很重要,避免全身副作用如心率减慢)。
间隔时间: 如需使用多种眼药水,间隔至少5-10分钟,避免相互稀释冲刷。
妥善保存: 按说明书要求存放(避光、冷藏等),开瓶后留意使用期限(通常4周内)。
核心提示: 眼药水是药,不是护理液!眼睛不适,先看医生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 看清成分、警惕防腐剂、规范操作是**使用的关键。不乱滴、不滥用,才是对眼睛真正的爱护。
重要提示: 本文旨在传播眼健康知识,提高公众认知。文章内容基于当前医学共识,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每个人的眼部情况具有个体差异性。如果您有任何眼部不适、视力变化或健康疑虑,请务必咨询合格的眼科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得针对您个人情况的评估和指导。忽视专业建议或延迟诊治可能对视力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上一篇:过了40岁,看小字模糊?别慌,这是老花!科学应对看这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