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到来,意味着孩子们迎来了自由支配的时光,但也意味着他们的眼睛将面临新的挑战。不同于日常上学的规律用眼,暑期多样化的生活场景,从完成作业到外出游玩,每个环节都藏着视力隐患。掌握以下全新的护眼要点,才能让孩子的眼睛在假期也能轻松 “度假”。
一、暑期作业 “持久战”:别让眼睛过度 “加班”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保持学习状态,会给孩子布置暑期作业或安排课外学习任务。然而,长时间伏案书写、做练习题,容易让孩子陷入用眼疲劳的困境。孩子在写作业时,若连续一个小时紧盯书本,眼睛的睫状肌持续收缩,就像一直紧绷的琴弦,极易失去弹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暑期作业往往缺乏老师的监督,孩子的书写姿势容易变得随意。趴着写、歪着写,甚至将书本放在腿上写,这些不良姿势会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过近,加重眼球负担。同时,不少孩子为了尽快完成作业,会压缩休息时间,忽略了眼睛的放松,导致视力在不知不觉中下降。
二、夏日旅游护眼:风景虽好,眼睛也要 “防晒”
暑期是家庭出游的高峰期,无论是海边踏浪、登山望远,还是参观博物馆,都需要格外注意眼睛防护。在阳光强烈的户外,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去海边时,沙滩和海水对阳光的反射率高,容易引发 “光性眼炎”,出现眼睛刺痛、流泪等症状;爬山时,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还可能加速眼睛晶状体的老化。
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室内场所时,也存在视力风险。这些场馆内的灯光设计多样,有的区域光线昏暗,有的展品灯光过亮,孩子的眼睛需要不断调节适应,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在观看互动电子展品时,若距离过近或观看时间过长,同样会加重眼睛负担。
三、居家环境 “暗藏杀机”:光线与空间的学问
暑期大部分时间,孩子都会在家中度过,而居家环境的光线和空间布局,对视力有着重要影响。很多家庭的客厅灯光偏暗,孩子在沙发上看书、玩拼图时,眼睛需要费力视物,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疲劳。此外,有些家长为了节省空间,将书桌放置在光线不佳的角落,或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台灯,这些都会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
家居物品的摆放也会影响孩子的用眼习惯。例如,电视、电脑屏幕的高度和角度不合适,孩子观看时需要长时间仰头或低头,不仅会造成颈部不适,还会使眼睛处于非正常的视物状态。而杂乱的桌面,会让孩子在寻找学习用品时,频繁变换视线角度,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
四、创意护眼法:让保护视力变得有趣
想要让孩子在暑期主动护眼,可以尝试一些有趣的方法。制作 “护眼打卡表”,将每天的护眼任务,如做眼保健操、户外活动等,设计成有趣的图标,孩子每完成一项就可以贴上贴纸,集满一定数量就能兑换小奖励,以此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利用暑期时间,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护眼小工具。比如,用废旧纸板制作简易的 “望远取景器”,引导孩子通过取景器观察远处的景物,既能放松眼睛,又充满趣味性。还可以和孩子玩 “视力挑战游戏”,在阳台或庭院设置不同距离的目标物,让孩子用眼睛寻找并描述细节,在游戏中锻炼视力。
五、暑期护眼行动清单:家长孩子一起践行
制定暑期用眼计划:根据孩子的暑期安排,合理分配学习、娱乐和休息时间。例如,将作业时间分成若干个 25 分钟的小段,每段之间休息 5 分钟,让眼睛得到放松。同时,明确规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段和时长,避免无节制使用。
优化居家护眼环境:检查家中的照明设备,确保客厅、书房等区域光线充足且均匀。为孩子选购符合国标的护眼台灯,调整书桌位置,使其靠近窗户,获得自然光线。调整电视、电脑屏幕的高度和角度,保证孩子观看时眼睛平视或略微俯视。
准备护眼好物:为孩子准备偏光太阳镜,在户外活动时阻挡紫外线和强光;购买蒸汽眼罩,帮助孩子在用眼疲劳时舒缓眼部肌肉;准备一些护眼绿植,如绿萝、仙人掌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缓解视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