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是贴在眼球后壁的一层透明“胶片”,负责感光成像。当这片胶片从底层分离,就是危及视力的急症——视网膜脱离。
前兆:警铃大作
大多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类型)发生前有明确先兆:
飞蚊症剧增:眼前突然出现大量黑点、烟雾或墨汁样漂浮物。
闪光感:即使在暗处或闭眼时,眼角也持续有闪电般的光感。这是由于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刺激了感光细胞。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两者同时出现,必须立即(24小时内)就医,此时可能只是视网膜出现裂孔,尚未脱离,通过激光即可封闭裂孔,避免发展成大问题。
一旦脱离,视野缺损
如果忽略先兆,视网膜开始脱离,患者会感到相对应区域出现固定的阴影或幕帘遮挡,并且阴影范围会逐渐扩大。如果脱离波及黄斑中心,中心视力将急剧下降。
治疗:一场复位手术
视网膜脱离必须通过手术复位。手术方式主要有:
外路手术:在眼球外操作,通过垫压或环扎使眼球壁向内顶压,封闭裂孔。
内路手术(玻璃体切割术):进入眼内,移除牵拉的玻璃体,将视网膜展平复位,再用激光封闭裂孔,并注入特殊气体或硅油从内部顶压视网膜。
手术目的是为了解剖复位,但视功能能恢复多少,取决于黄斑是否受累及脱离时间的长短。时间就是视力,一旦发生,争分夺秒是关键。
重要提示: 本文旨在传播眼健康知识,提高公众认知。文章内容基于当前医学共识,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每个人的眼部情况具有个体差异性。如果您有任何眼部不适、视力变化或健康疑虑,请务必咨询合格的眼科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得针对您个人情况的评估和指导。忽视专业建议或延迟诊治可能对视力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