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是眼睛内部一层柔软而脆弱的薄膜,就像相机里的底片,负责接收光线并形成视觉。当视网膜从正常位置脱离时,就像墙纸从墙壁上脱落,会导致视觉功能严重受损。
为什么会发生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类型,由于视网膜出现裂孔,眼内液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导致脱离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原因,纤维增殖膜牵拉视网膜导致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由于炎症或肿瘤等原因,液体渗漏到视网膜下导致
这些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视网膜脱离发生前往往有先兆症状:
眼前突然出现大量漂浮物,如点状、丝状黑影
频繁出现闪光感,尤其在暗处或转动眼球时
视野中出现固定阴影,如同窗帘遮挡
中心视力突然下降
哪些人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以下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较长,视网膜较薄
中老年人:玻璃体发生液化后脱离
眼外伤患者:外伤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
有视网膜脱离家族史者
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诊断与治疗方式
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散瞳后详细检查视网膜
眼部B超:当玻璃体混浊时帮助判断视网膜状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精确评估黄斑区情况
治疗手段:
激光治疗:适用于视网膜裂孔但尚未发生脱离时
巩膜外垫压术:通过在眼外压迫巩膜,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牵拉视网膜的玻璃体,使视网膜复位
气体或硅油填充:帮助视网膜复位并保持位置
重要提醒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急症,需要及时处理。从出现症状到治疗的时间越长,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特别是当黄斑区发生脱离后,即使手术成功复位,视力也难以完全恢复。
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治疗。
通过及时诊断和适当治疗,大多数视网膜脱离都可以成功复位,***程度地保留视功能。术后需要定期随访,注意另一只眼的健康状况。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