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眼睛像一台相机,那视网膜就是相机的“底片”,负责感光成像。视网膜脱离,就是指这张至关重要的“底片”从眼球壁上脱落下来。这是最严重的眼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早救治,将导致***性失明。
前兆:不容忽视的“预警信号”
在视网膜完全脱离之前,通常会有以下先兆症状,这是抢救视力的黄金窗口:
飞蚊剧增:突然出现大量的、密集的黑色点状、絮状或烟雾状阴影飘动。
闪光感:在视野的周边部,尤其是在黑暗环境中,持续出现如闪电、流星划过般的闪光感。这是由于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刺激视细胞产生的异常电信号。
一旦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必须24小时内就医进行散瞳眼底检查!
进展期:失明的倒计时
如果忽略预警,视网膜裂孔形成,液化的玻璃体会通过裂孔渗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脱离。此时会出现:
3. 固定黑影遮挡:视野某一方向出现固定的、 curtain-like 的阴影遮挡,并且范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中心扩大。
4. 中心视力丧失:当脱离波及到视网膜最核心的区域——黄斑时,中心视力会急剧下降,视物变形、扭曲,此时即使手术成功,视力恢复也大打折扣。
治疗:与时间赛跑的“复位手术”
治疗的目标是找到并封闭所有裂孔,让视网膜重新贴回原位。方法取决于脱离的范围和程度:
激光光凝 / 冷冻治疗:适用于仅有裂孔但尚未发生或仅有轻微脱离的情况,像“电焊”一样在裂孔周围形成瘢痕粘连,封堵裂孔。
巩膜外垫压术:在眼球外壁对应裂孔的位置,垫压一块硅胶材料,顶压眼球壁,使其向内突起,封闭裂孔,并引流视网膜下液。这是最经典的手术方式。
玻璃体切除手术:微创手术,切除牵拉视网膜的玻璃体,解除牵引力,直接通过眼内激光封闭裂孔,再向眼内注入硅油或特殊气体作为“内顶压物”,从内部将视网膜推回原位。术后可能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特殊头位(如面朝下)。
高危人群
600度以上高度近视、有眼外伤史、有视网膜脱离家族史、或另一只眼曾发生过网脱的人,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蹦极、过山车、拳击),并坚持每年散瞳查眼底,以便及早发现周边部的视网膜变性区或干性裂孔,并用激光预防性治疗。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