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眼睛常常超负荷工作。干涩、发红、异物感、视疲劳甚至莫名流泪,这些恼人的症状可能是干眼症在作祟。它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正成为困扰各年龄层,尤其是长时间面对屏幕人群的常见眼病。
为什么会“干”?
想象一下,覆盖在眼睛表面的泪膜,就像一层保护性“水膜”。它由油脂层、水液层和粘蛋白层精密组成,保持眼睛湿润光滑,帮助我们看得清晰。干眼症就是这层泪膜出了问题:要么是泪水分泌不足(“缺水”),要么是泪水蒸发太快(“蒸发快”),或者两者兼有(“混合型”)。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次数锐减、空调房或大风干燥环境、佩戴隐形眼镜、年龄增长、某些药物或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都可能是幕后推手。
识别“干旱”信号:
眼睛干涩、发痒、烧灼感
感觉有沙子或异物摩擦
眼睛容易疲劳、沉重
对光线敏感(畏光)
看东西时而模糊,需要频繁眨眼才能清晰(视力波动)
眼睛发红
有时反而会反射性地大量流泪
给眼睛“解渴”的自救锦囊:
“20-20-20”法则: 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让眼睛休息,促进眨眼。
有意识多眨眼: 尤其在专注看屏幕时,刻意提醒自己完全眨眼(上下眼皮要碰到),帮助泪液均匀涂布。
优化工作环境: 调整电脑屏幕略低于眼睛水平线,减少睁眼面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面部。
人工泪液来帮忙: 这是最常用的缓解方法。选择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温和的产品更适合长期使用。根据干涩程度和舒适度,按需或遵医嘱使用。注意,眼药水不能替代专业诊断和治疗。
热敷与清洁: 用温热(约40℃)的干净毛巾敷眼10-15分钟,每天1-2次,有助于融化堵塞的睑板腺油脂,改善泪膜油脂层。必要时可使用专用眼部清洁湿巾轻柔清洁睫毛根部。
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奇亚籽),可能对改善干眼有辅助作用。
何时必须看医生?
如果自我调理后症状持续不缓解、加重,或者出现明显的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务必及时寻求眼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查确定干眼类型和程度,并可能开具处方眼药(如抗炎药)、**泪点栓塞术、强脉冲光治疗等更有效的方案。早期干预能更好地保护眼表健康。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