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眼睛越来越花,看东西像蒙了层雾。”这常常是白内障悄然降临的信号。白内障,是眼睛内原本透明的天然晶状体变得混浊,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变得模糊不清,阻挡了光线正常到达视网膜,从而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颜色变暗、畏光、单眼复视等症状。
白内障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龄增长带来的自然老化过程,就像头发会变白一样普遍。因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除此之外,长期暴露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糖尿病、眼外伤、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先天性因素等也可能导致或加速白内障的形成。
关于白内障,一个流传甚广且非常有害的观念是:“白内障要等‘熟透’了才能做手术”。这是基于过去落后的手术技术(如大切口囊内摘除术)形成的过时观念。现代的白内障手术技术——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经非常成熟、**和高效。手术原理是:医生在角膜边缘制作一个仅约2-3毫米的微小切口,利用超声波探针将混浊变硬的晶状体核乳化成微小碎片并吸除,同时保留自身晶状体的囊袋作为支撑,然后将一枚精心计算度数、折叠好的人工晶体(IOL)通过小切口植入囊袋内并展开,取代原来混浊的晶状体。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先进性体现在:
微创高效: 切口极小,通常无需缝合,手术时间短(一般10-20分钟),术后恢复快,痛苦小。
时机灵活: 手术时机不再取决于白内障的“成熟度”。当白内障的发展已经明显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时,例如视力下降导致阅读困难、看不清路标影响出行**、影响看电视或做家务、或者因视力不佳导致生活不便甚至增加跌倒风险时,就可以考虑手术。不必等到完全看不见。
视力重建: 手术不仅是去除混浊的白内障,更是重建视力的机会。通过植入合适度数的人工晶体,可以同时矫正近视、远视。更重要的是,现在有多种功能性人工晶体可供选择:
单焦点晶体: 主要解决看远或看近一个焦点的问题,术后通常仍需佩戴老花镜。
多焦点/三焦点晶体: 设计有多个焦点,旨在同时改善远、中、近视力,减少对老花镜的依赖。
散光矫正型晶体(Toric): 专门用于矫正角膜散光。
因此,白内障手术已从单纯的复明手术,发展为***的屈光性手术。选择哪种人工晶体,需要根据患者的眼部条件(如角膜形态、眼底情况)、视觉需求(如是否经常开车、阅读、使用电脑)、生活习惯以及经济因素,与眼科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后共同决定。如果感觉视力模糊影响生活,不要拖延或听信不实传言,及时咨询专业眼科医生进行评估,了解手术的时机和方案,让清晰的世界重新回到眼前。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