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被称为“沉默的视力小偷”,因为它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蚕食视野,直至晚期才被察觉。其核心问题在于眼内压力(眼压)升高(或相对升高),超过了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视神经纤维及其连接的神经节细胞逐渐凋亡。
想象一下眼球是一个有进水管和排水管的水池。房水(眼内营养液)不断生成(进水),也需要顺畅排出(排水),以维持恒定的眼压。青光眼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排水管道”(房角)堵塞或功能下降,导致“水池”水压(眼压)升高。持续的高压会压迫视神经乳头(视神经在眼内的出口),切断视觉信号向大脑的传输通道。
视野缺损,从周边开始
青光眼最典型的损害是进行性的视野缺损。它通常从周边视野开始,悄无声息地缩小。患者可能感觉视野范围变窄,走路容易磕碰,开车看不到侧面来车。由于中心视力在晚期才受累,患者常常难以自我早期发现。除了眼压,视神经对压力的耐受性(靶眼压)因人而异。有些人眼压“正常”但视神经脆弱(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有些人眼压偏高但视神经未受损(高眼压症),这都需要专业评估。
高危人群需早筛,终身管理保视力
青光眼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的第二大原因。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失明的***途径! 以下人群风险更高,应定期(建议40岁后每1-2年)进行全面的青光眼筛查(包括测眼压、查房角、检视神经、查视野):
40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遗传因素显著)
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
有眼外伤史者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
治疗目标:控制眼压,保护神经
青光眼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将眼压降低并稳定在不会进一步损害视神经的“靶眼压”水平,从而阻止或延缓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进展。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滴眼液): 一线选择,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排出降低眼压,需严格遵医嘱终身用药。
激光治疗: 如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预防或早期治疗)、激光小梁成形术(开角型青光眼辅助治疗),创伤小。
手术治疗: 当药物和激光无法有效控制眼压时,需进行滤过性手术(如小梁切除术)或微创手术(如粘小管成形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等),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监测和治疗! 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上一篇:视力模糊别急着配眼镜!医生提醒:可能是这4种疾病信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