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眼前有半透明的小点、丝状或环状的影子飘动,尤其在看白墙或蓝天时更明显,这就是“飞蚊症”。它绝大多数是良性的生理性现象,但有时却是严重眼病的危险信号。
“蚊子”从哪里来?
我们的眼球内大部分填充着一种叫做玻璃体的果冻状透明物质。随着年龄增长(通常从40岁开始),玻璃体会逐渐液化,内部的一些胶原纤维则会凝聚成絮状或团状的混浊物。当光线穿过眼睛时,这些混浊物的阴影投射在视网膜上,就被我们“看”到了,这就是飞蚊症的来源。高度近视者因眼轴更长,玻璃体更易变性,出现得更早更频繁。
何时是良性的?
如果“蚊子”数量少、形态长期稳定、时有时无,不影响视力,且没有伴随其他症状,这通常就是生理性飞蚊症,无需过度焦虑,学会与它“和平共处”即可。
何时必须立即就医?(危险信号)
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预示着玻璃体变化牵拉导致了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必须24小时内紧急就医:
飞蚊剧增:突然间,大量的黑影、黑点或烟雾状物质涌入视野。
闪光感:即使在闭眼或黑暗环境中,眼前持续出现闪电般、流星似的闪光。这是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刺激视细胞产生的“电火花”。
固定黑影遮挡:视野某一方向出现固定的、 curtain-like 的阴影遮挡,并且范围逐渐扩大。这是视网膜脱离的典型表现。
视力骤降: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治疗手段:并非无计可施
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致密且稳定的飞蚊,目前也有解决方法:
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用激光将较大的混浊团块汽化击碎,使其变得不明显。
微创玻璃体切除术:通过极小的切口将液化的玻璃体连同混浊物一并吸出,再填入平衡盐溶液。效果确切,但作为内眼手术,有其特定风险,需严格评估。
总结:偶尔几只“蚊子”飞,不必惊慌。但一旦“空军数量”突然剧增或伴有“闪电”,请立刻放下手中一切,去找眼科医生做一次散瞳眼底检查,这是排除视网膜风险的最可靠方法。
重要提示: 本文旨在传播眼健康知识,提高公众认知。文章内容基于当前医学共识,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每个人的眼部情况具有个体差异性。如果您有任何眼部不适、视力变化或健康疑虑,请务必咨询合格的眼科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得针对您个人情况的评估和指导。忽视专业建议或延迟诊治可能对视力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