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预防青光眼
白内障是眼球的晶状体产生了混浊,需要手术摘除。但晶状体除了会发生混浊之外,厚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甚至会发生“膨胀”。随着晶状体的体积越来越大,有可能会把眼睛360°的房角推挤关闭。房角是眼内液体流出眼外的主要通道,若房角关闭,眼睛里的水流不出去,就会导致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发作。除了疼痛外,眼压升高到一定程度,还会破坏角膜内皮细胞、瞳孔括约肌和视神经,严重的话,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所以,及时将白内障摘除,不但能改善视力,还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知识拓展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儿
很多人认为眼压正常就不会发生青光眼,其实不是,眼压正常也可发生青光眼,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特殊类型。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具有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但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因其眼压不高,患者无不适症状,故易被漏诊。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症状有哪些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疾病进展期查体会发现视野缺损、视神经乳头改变伴全身其他疾病等。
①视野缺损:患者的早期视野可有重复性旁中心暗点。随着病情进展,周边部视野逐渐受损,***可仅剩中央视野(管状视野),即只能看清眼正前方的事物而看不到周边的事物。
②视神经乳头改变:可见视神经乳头出血、周围萎缩等情况。
③伴全身其他疾病:多伴有低血压(特别是低舒张压)、激素水平改变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甚至血管痉挛性疾病,如偏头痛、雷诺现象、缺血性血管疾病等。
如何治疗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虽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具有隐匿性较强、难治疗等特点,但治疗方法与其他类型的青光眼是一样的,主要是药物、激光及手术,主要目的都是降低眼压,从而保护视神经。有专家指出,眼压降低30%时,就可以有效延缓患者视野损伤的进展。虽然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伤是不可逆的,但只要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多数患者可一直保持现有的视功能。除可以选择上文所述的治疗方法外,还可通过日常护理来缓解症状,以免病情发展过快。
知识拓展
误区1: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青光眼。
因为多数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和白内障相关,故确实是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一些。但其他年龄段甚至婴幼儿也可能会发生青光眼,如先天性青光眼,以及一些感染、外伤、药物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误区2:得了青光眼一定会“瞎”。
很多人一听到自己可能有青光眼,就害怕失明,从而产生焦虑情绪。也有人听到医生说自己可能有青光眼而需要进一步检查,却觉得自己视力很好,不可能是青光眼,就毫不在意。其实,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青光眼表现也不同,如闭角型青光眼在还没有发作时(临床前期)并没有症状,可以通过一些医疗手段来预防发作,有可能彻底解除发作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青光眼,在早期视神经损伤不是很严重的时候,也可能没有症状,不影响视力,但需要及时干预来控制住病情,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伤。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怀疑或确定有青光眼,就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疾病进展情况。如果医生开具药物,不可以自行随意停药,避免产生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声明:本材料来自人文健康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