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也是***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常被称为"视力的隐形小偷"。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眼睛会产生一种叫做"房水"的液体来维持眼压,房水循环保持平衡。当房水排出受阻时,眼压就会升高,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逐渐萎缩。
青光眼的类型与症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最为常见,进展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可能直到晚期视野严重缺损时才察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虹视(看灯光有彩虹圈)等症状,需要紧急医疗干预;慢性型则症状不明显。
此外还有先天性青光眼(出生或婴幼儿期发病)和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病或全身疾病引起)。
诊断与治疗
青光眼诊断需要综合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评估视神经损伤、视野检查评估功能缺损,以及前房角镜检查明确青光眼类型。
治疗目标是通过降低眼压来阻止视神经进一步损伤。药物治疗(眼药水)通常是***,可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其排出。激光治疗适用于某些类型青光眼,如激光虹膜切开术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当药物和激光无法控制病情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建立新的房水流出通道。
高危人群与预防
青光眼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远视、糖尿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及中央角膜厚度较薄者。
定期眼科检查是关键,40岁以下人群每2-4年检查一次,40-60岁每2-3年一次,60岁以上每1-2年一次。有高危因素者应增加检查频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用眼,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也有助于预防青光眼。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下一篇:关灯后玩手机,真的会得青光眼吗?